运动与健康,一直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社会的发展,现代社会所定义认可的人才,已不仅仅局限于丰富的知识与高超的专业技术,更重要的是有健康的体魄。健康的身体,健康的精神,才可成就健康的人生。这是教育一直强调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”的初衷,也是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秉持的教育理念,更是每一名青少年追求的人生目标。
这几年,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呈现下降趋势,这充分说明了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的忽视。也许你会说,学业繁重,何必浪费在教室看书的宝贵时间去运动?此言谬矣。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,只有运动的事物方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,只有常锻炼的学子才能维持长久的学习干劲与精力。在清华大学推崇的“7+1>8”理念中,七小时的学习加一小时的运动远大于八小时学习所得,这也正是运动使学习提效的道理。
“欲文明其精神,必先野蛮其体魄”。拥有健康体魄的过程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,也是对精神品质的陶冶。加强锻炼与精进学问并不矛盾,锻炼所涵养的不仅仅是强健体魄,更是积极向上、奋勇争先的健康心理品质。马拉松的坚持,篮球和拔河比赛的团队协作,台球的耐心等等,都能帮助我们在手足伸展、头脑运转时加强对心灵的塑造。网上流传的“3公里专治心情堵塞,5公里治愈各种忧伤,10公里跑完全是善良和坦然”,我想也是这个意思。
“少年强则国强”。青少年身体素质不仅关乎个人发展,更牵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。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、军事、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,说到底,还是“人”的较量,最基本的就是拥有健康的体魄。前期很火的电影《长津湖》,为什么志愿军可以靠两条腿跑赢四个轮子的美军,先敌占领要点?靠的是什么?靠的就是健康的体魄!作为学生,我们应当自觉运动,乐于锻炼,不让电子产品抢占户外活动的时间,不让学业压力成为躺平的借口。家长、老师与学校,也会支持学生加强锻炼,让学生在动静兼备、劳逸结合的调和之中更加高效地学习,成为体学兼优的栋梁之才。
青春无边,奋斗以成。同学们,让我们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,以强健之体魄,创美好之人生,筑健康之中国!